【破壁壘 助生態】丨特權賬號管理勢在必行
發布時間(jian):2023-04-18
來(lai)源:圣(sheng)博(bo)潤
隨著《網絡安全法》和《數據安全法》的頒布,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日益受到國家、社會和企業的關注。特權帳號的密碼憑證是企業的核心資產,也是訪問數據中心的關鍵。他們的數據安全性和保密性是客戶關注的重點,又因當前因為賬號原因導致的安全事故頻發,所以賬號的安全管理無疑成為我們首要解決的目標。同時也對PAM解決方案制造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企業特權賬號的管理的現狀:
賬號過度授權;
重復使用多個服務賬號;
在多個管理員之間共享權限;
不能根據角色區分訪問權限;
無法輕松或自動生成合規報告;
保護特權賬號的方法非常有限;
必須定期檢查才能發現新賬號;
對帳號使用情況沒有足夠的了解;
很多密碼管理和訪問工具放在本地;
當員工離職時,容易忘記刪除權限;
手動設置權限,并通過電子表格來進行管理;
對密碼創建的復雜性要求低,并且只有單因素身份驗證;
企業特權賬號的管理面臨的威脅
內部威脅:
員工或承包商等內部人員可以利用其特權訪問竊取敏感數據或操縱系統以牟取私利。例如,2014年,一名前摩根大通員工被控竊取客戶數據并將其傳遞給一群犯罪分子,這些犯罪分子將其用于非法目的。
第三方訪問:
第三方供應商(例如IT服務提供商)通常需要對系統和數據進行特權訪問才能執行其工作。如果這些供應商沒有適當的PAM控制,它們可能成為安全鏈中的薄弱環節,使敏感信息面臨風險。
缺乏職責分離:
如果不同的員工完全控制系統的不同方面,則欺詐和數據泄露的風險更高。例如,在2014年,法國興業銀行的一名交易員能夠操縱銀行的系統來隱藏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從而導致重大金融丑聞。
審計力度不足:
如果沒有適當的日志記錄和審計,就很難及時檢測和響應安全事件。這可能會導致長期暴露于風險之中,并導致數據泄露或欺詐的影響更大。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企業需要采取特權賬號管理解決方案,例如PAM(特權訪問管理)解決方案。PAM解決方案通過限制用戶訪問特權賬號并提供賬號梳理、風險分析、賬號維護、安全存儲的賬號全生碼周期管理,從而助力客戶高效、完整地完成從特權身份的發現、保護、控制、分發、回收、到回溯審計的閉環管理。
客戶收益
01
有效抵御惡意的外部入侵和內部威脅,全方位地管理特權賬號,幫助企業保護敏感信息和關鍵資產。
02
詳細記錄特權賬號活動記錄,協助企業迅速通過審計,便于管理員重溯操作取證定責,同時滿足行業法律法規要求。
03
幫助企業實現對特權賬號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自動改密可簡化工作流程,實現系統化、流程化和規范化的特權賬號管理,從而提升工作效率,降低運維成本。